船体结构锻件是船舶建造中的关键部件,通常通过锻造工艺制造以确保高强度、耐腐蚀性和抗冲击能力。这些锻件根据用途、形状和位置可分为以下主要种类:
舵杆(Rudder Stock):连接舵叶与舵机,承受转向时的扭矩和弯曲力,需高韧性和抗疲劳性。
舵销(Rudder Pintle):固定舵叶的轴销,要求耐磨和抗海水腐蚀。
艏柱(Stem)与艉柱(Stern Frame):位于船首和船尾,支撑船体结构并承受波浪冲击,形状复杂,多采用低合金钢锻造。
龙骨(Keel):船体的“脊椎”,贯穿船底,提供纵向强度,通常为大型锻件。
肋骨(Frame)与肋板(Floor Plate):构成船体横向骨架,增强局部强度,抵抗水压和货物载荷。
锚链轮(Anchor Chain Wheel):用于收放锚链,需高耐磨性和抗冲击性。
锚栓(Anchor Bolt)与锚唇(Anchor Hawse):固定锚链并引导其收放,承受高拉应力。
螺旋桨轴(Propeller Shaft):传递主机动力至螺旋桨,要求高抗扭强度和耐腐蚀性(常镀层或使用不锈钢)。
中间轴(Intermediate Shaft)与联轴器(Coupling):连接主机与螺旋桨轴,需精密加工以确保传动效率。
吊杆(Derrick Boom)与桅杆(Mast):支撑起重设备或信号装置,需承受动态载荷和风浪力。
铰链(Hinge)与基座(Base):用于舱门、舱盖等活动部件,需兼具强度和灵活性。
法兰(Flange)与管接头(Pipe Joint):连接船舶管路系统,要求高密封性及耐压能力(如液压或燃油管路)。
阀体(Valve Body):控制流体通断,需耐腐蚀和高压环境。
军舰:炮座基架、导弹发射装置支撑件,需极高强度和抗爆能力。
LNG船:低温材料锻件(如不锈钢或镍合金),用于液货舱连接部位,耐受-163°C低温。
潜艇:耐压壳体连接环、舱门锻件,需承受深海高压。
常用材料:碳钢(如A级船板钢)、低合金钢(如EH36)、不锈钢(316L)、钛合金(军舰或特殊用途)。
锻造工艺:自由锻(大型件)、模锻(复杂形状)、环轧(环形部件如法兰)。
后续处理:热处理(正火、淬火等)、无损检测(超声波、磁粉探伤)确保无缺陷。
这些船用锻件共同确保船体结构的完整性、安全性和耐用性,其设计和制造需严格遵循船舶规范(如船级社标准)。不同船型会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用的锻件类型与材料。